跨局處齊聯手 布建照護網絡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曾梓展說,失智症已列為台中市公共衛生的優先任務,積極推動跨局處的失智照護工作,並在長期照顧委員會下設立「失智照護網絡工作小組」,依衛生福利部「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於2019年訂定「台中市失智症行動計畫」,制訂7大策略及14項行動方案,是全國第2個優先訂定失智症行動計畫的縣市。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期照護科長王碧蘭指出,迄今設置10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35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遍布25個行政區);今年1月成立本市首家專屬失智者日照服務機構,另有99家混合型日照服務機構、2家失智團體家屋、341處C據點長照站、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1家及據點9處,打造綿密且多元化失智照護資源網絡,協助有失智症徵兆的個案完成就醫診斷、醫療照護、長照與醫療照護服務諮詢、協調、轉介與追蹤,也提供照顧者支持課程。
除了失智個案外,市府亦致力強化失智照護相關人員專業知能,辦理「疑似失智症個案轉介機制研討會」,使照管專員及長照人員服務個案時,主動轉介疑似失智者接受診斷及治療;並與警察局合作,將有走失紀錄之失智個案,轉介至失智照護相關資源,減輕家屬負擔。依衛生福利部統計,本市目前共1萬9,081人確診失智,確診率達64.03%,已達111年目標(確診率達60%)。
向上清活小屋 呵護年輕患者
失智症不是老人家專屬的退化性疾病,台中市超前部署,打造全台第一家年輕型失智社區據點「向上清活小屋」,提供有記憶力困擾的極輕度或輕度年輕型失智症者及家屬照顧服務。
承辦「向上清活小屋」的向上社福基金會專業資源中心主任陳秀美說,年輕失智者要考量他們的生命史,避免活動孩童化及嬉鬧化,因此課程參考加拿大蒙特梭利模式,以「發揮潛能、共同生活、互助生活」為課程設計主軸。今年針對在職的年輕型失智症者,開設了「清活Club」,針對他們的需求,提供專屬認知課程和多元服務。
令人驚豔的是,位在北區的向上清活小屋,不僅融入在地資源,帶領學員赴植物園、科學博物館參訪,還提供虛擬實境(VR)設備,讓學員模擬旅遊或參加節慶活動,延緩病情惡化,期盼學員回家後還能勝任部分家庭角色,或是分擔洗碗及打掃等家務。
提供六大課程 協助重返社會
我們到訪時,正在靜坐沉澱心靈的43歲學員阿忠,因車禍腦傷引發血管型失智症,出現部分認知功能障礙,但仍保有部分工作能力,小屋買來組合家具,阿忠開心地幫忙組裝,彷彿回到腦傷前時光。
類似阿忠這樣的年輕型失智患者,往往家中還處在拉拔小孩階段,家屬兩頭燒照顧倍加艱辛,但透過向上清活小屋提供每週3天的服務,不僅可以紓緩家屬照護重擔,並能透過涵蓋延緩認知功能衰退的運動、認知訓練、學習新事物、靜坐、生活功能促進、情感表達等6大課程幫助患者,另提供家屬讀書會、支持團體、議題討論,透過討論量身訂做專屬課程。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期照護科詹技士說,年輕型失智者大多仍是家庭經濟支柱,小屋的目標是讓更多像阿忠的失智者有機會回到社會及家庭繼續奉獻人生價值,如此對患者及家屬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
若您/您的家屬以前無下列問題,但在過去幾年中有以下的改變,請填「有改變」;若無,請填「無改變」;若不確定,請填「不知道」。得分2分以上,請儘早至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