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校區 保存歷史記憶
2022年春天,台中客家樂活園區與台中客家故事館先後啟用,不妨到完整保存台中市客家聚落文化的山城地區走走,感受從傳統文化到當代客家聚落的變遷,體驗最真實的客家生活。
921震災後原東勢高工校址毀壞,當地居民與校友希望重新規劃與活化舊校區,於是打造「台中客家樂活園區」,保存這個具有歷史記憶的指標空間。園區占地約0.9公頃,過去是東勢高工的活動中心、禮堂與教學大樓,現在則搖身變為提供當地居民運動與學習的好去處。台中市政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指出,園區內的「樂活學習館」中設立農業推廣學習中心、創生研習教育中心和客庄傳習中心,而「樂活運動館」則可滿足日常體能鍛鍊和舉辦賽事的需求,成為不分職業且全齡的多功能樂活園區。
前身為東勢公學校宿舍群的台中客家故事館,位於東勢第五橫街12、14 號,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日式建築。整修前原住戶楊志卿表示:「我住過,幾乎恢復成當時的原狀,我希望這裡能做為教育方面的傳承。」未來將規劃文化沙龍講座、草地音樂市集、深度的展覽等藝文活動。常設展「客家天地人傳說故事」,則藉由動畫、光雕、擴增實境等數位科技勾勒東勢客家文化的故事,再搭配東豐自行車綠廊、文化園區和在地美食街小吃,串連出一條充滿當代體驗與文化氣息的東勢山城遊。
老幼同樂 建立母語環境
在客家重點發展區一帶,為了傳承客語文化,台中市政府客委會自2015年起推動客語沉浸式教學計畫,透過教保人員及薪傳師的相互合作,將客語融入幼兒園課程與一日作息中。多年來不僅在公立幼兒園實施推動,2021年更新增私立幼兒園一起為傳承客語努力,目前台中共有12所幼兒園、20班實施客語沉浸式教學計畫。
以東勢區新成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為例,蔡侑臻主任分享,自2017年起,學校參與沉浸式客語教學,迄今約為第5年。校方設計多種結合客語的主題課程,如歌謠律動、遊戲,以及客語小教室「DIY客家配方脆梅」等。師生以客語互動方式進行課程,增加孩子說客語的機會。蔡主任表示,「主題課程從幼兒生活經驗及在地生活環境出發,設計課程內容。培養孩子認同本土、認識並欣賞社會多元文化及語言的理念。」學生家長說:「記得孩子回家第一次念客家童謠給我們聽時,我們一個字也聽不懂。但她願意一個字、一個音的調整,我發現原本有許多音發不好的她,突然都會發了!孩子回家會用客語『阿姆』來叫我,好聽極了!」「自從孩子開始學習客語之後,只要孩子回家分享童謠,我會陪著她一起念、一起玩,也會用客語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台中市政府客委會主任委員江俊龍表示,期許藉由沉浸式教學計畫,讓小朋友從小習慣使用客語,也能帶動家長、甚至社區,營造客語友善環境。
台中市政府客委會推出的桌遊《請人客囉!》,更以老幼同樂的概念來讓長輩與孩子們共同徜徉在客家故事與想像裡。桌遊以大富翁玩法為基底,並以四炆四炒為主題,將美食、客家諺語/歇後語融入其中,配合生動的指令與獎勵,讓大朋友輕鬆的向小朋友講述屬於族群的客家生命經驗故事,銀髮長者可活化記憶力、增加生活樂趣,將寶貴的文化智慧傳承下一代。
新丁粄節 分享家族福氣
提到傳承,絕對不能錯過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民俗活動「台中東勢新丁粄節」。起源於早期的農業社會,以糯米製成的粄食作為供品,祈求土地伯公庇佑,逐漸形成互助分享的慣例。時至今日,東勢新丁粄節已經成為饒富趣味且具文化特色的地方慶典。2022年的台中東勢新丁粄節活動中,不僅舉辦異國異地新丁文化展、踩街靚客行、鬪粄、擲炮城、求文昌及求子、哈客舞青春,以及新丁綻放之夜等多元活動,在熱鬧的節慶氛圍中,讓更多市民朋友體驗在地新住民與客家多元文化。
台中客家樂活園區
- 地址 台中市東勢區圓樓街1號
- 電話 04-2588-0719
台中客家故事館
- 地址 台中市東勢區第五橫街12號
- 電話 04-2588-8505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