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股漲幅令人驚豔,但不少投資人卻相對無感,主要原因在押錯寶、獲利相對少。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大盤前五大持股由高股息ETF占據半壁江山,且持股人數皆在百萬以上。
投資人對高股息ETF熱情不減,但實際報酬率如何?據統計,2024年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報酬率為28.47%,含息報酬率31.73%,而高股息ETF年度績效王含息報酬率為22.7%。換言之,過去一年深受追捧的高股息ETF,績效輸台股指數。
進入蛇年,全球投資仍圍繞著AI轉,在預期大型科技股持續走高下,台股ETF布局策略該如何調整,進而掌握市場主流趨勢,成了新年開春後市場關注焦點。綜合投資法人、學者及達人建議,投資人不妨趁機檢視、調整個人配置,聚焦以下三策略。
策略一:減碼高股息ETF
投信法人指出,未來12個月,台股平均現金殖利率預估僅2.97%;高股息指數平均殖利率則約4.1%,「過去年化配息率動輒8%以上的情況,今年很難再看到;尤其川普上任,關稅不確定性,將使企業股利政策偏向保守,以保留盈餘因應未來變數。因此,2025年投資人對高股息ETF殖利率的合理期待,應降至5到6%。」
此外,主管機關對高股息ETF的配息來源,規範也趨嚴。法人私下表示,「高股息ETF主要配息來源,包括股利所得、資本利得及收益平準金。未來金管會除規定ETF配息率不得高於追蹤指數外,對於動用平準金配息的時機,也有一定比例的申購量限制,想衝高殖利率,變得更困難。」
最重要的是,從人類長壽趨勢及資產累積角度來看,最好減碼、甚至戒掉高股息ETF。臺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謝承熹直言:「除非有特殊偏好,否則投資人應永遠不碰高股息ETF;因為財務操作上,不可能出現波動低、報酬率又高的標的;拉長時間來看,市值型ETF才是累積財富的首選,這從2024年報酬率就可證明。」
策略二:加碼市值型ETF
受惠AI趨勢崛起,2024年權王台積電表現一枝獨秀,全年大漲超過81%,站穩千元大關,帶動部分科技型、市值型ETF報酬率突破5成。法人表示,進入2025年,科技仍是台股投資亮點,而除了半導體龍頭企業,隨著AI發展推進,包括自動化設備、電子零組件等相關供應鏈大廠,將保持營運動能,雙位數獲利成長可期。
謝承熹指出,市值型ETF編制重要原則,能及時反映市場主流趨勢,汰弱留強。「台積電占市值型ETF比例達57%,引發投資人疑慮,認為分散風險效果失靈。但換個角度想,這就是物競天擇,每個世代都有創新科技,從2000年的網際網路,到筆電、智慧型手機問世,再到現在AI興起。投資人不用費心去猜未來科技主流,只要抱牢市值型ETF,自然可將最強趨勢股一網打盡。」
精算達人怪老子將台股市值前50大公司獲利列出,可看出市值越大的公司,獲利金額越高,「統計2024年前三季,台股市值第1名的台積電淨利達7,980億元,大幅領先市值第2名鴻海的1,192億元,及第3名聯發科的832億元。這凸顯一件事,只要買進市值型ETF,就等於買進全台股最會賺錢的公司。」
策略三:持續建立長期部位
比較老字號市值型ETF代表0050(元大台灣50),與2024年台股人氣最旺3檔高股息ETF(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56元大高股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績效,怪老子表示:「自最晚成立的00919起算,截至1月9日,0050在同期間報酬率達114.7%,遙遙領先;反觀其他3檔高股息ETF,最好績效不過85.3%。若投資時間拉長,資產累積差距將更大。」
既然市值型ETF是2025投資關鍵字,那該如何挑選才能將布局效益發揮到最大?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直言,台股市值型ETF就是買0050或006208(富邦台50),兩者成分股相同,長期布局就選費用率低的,誰便宜就買誰。
而根據元大投信最新公告,0050自1月24日起調降經理費,以目前ETF規模約4,400億元計算,經理費將從原先0.32%降至0.1%。若規模持續成長,突破5千億元,則部分經理費將進一步降至0.08%,投資人布局成本將大幅減少。
以實際報酬率來看,0050調降經理費後,投資時間越長,績效差異越明顯;若單筆持有超過10年,以新費用率計算,報酬率將較原費用高出逾9個百分點。此次0050大砍費率,不僅提升老股東回頭加碼意願,對小資及新手小白來說,也具一定吸引力。
而0050公開說明書修訂,也新增一條「受益憑證進行分割或反分割作業」;以目前0050價格約200元來看,入手門檻已高,未來不排除進行分割,擴大投資人參與。若分割比例為1比5,代表1張0050將變成5張,股價同步降至40元。一旦如此,將對存股市場帶來很大想像空間。
周冠男強調,年終獎金到手,應持續投入市值型ETF,「不要因為大盤漲多自我設限,事後回頭看,會發現指數就是長期往上走,策略型或產業型交易都很難持續打敗市場,相對來說,市值型ETF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