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短期激素而言,這屆立委任期四年,這才剛過去一年,藍白兩黨在立法院氣定神閒,指東打西,三天兩頭通過法案。法案一出,民進黨就一個頭兩個大,使出吃奶力氣,阻擋這些法案,傷透了腦筋。起先還成,沒收了國會改革諸法。後來就不行了,《選罷法》《憲法訴訟法》《NCC組織法》、大法官人事、NCC委員人事、《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央政府總預算,讓民進黨吃盡苦頭。
柯文哲吃官司之後,藍白兩黨更是緊緊擁抱,黏黐黐,不分離,民進黨在立法院吃虧吃到阿比西尼亞,法案一出,就定然抓狂。狂中之狂,就是立法院指揮官柯建銘。於是,老柯掛帥,黨中央默許,就此掀起大罷免風潮,期望能拉下幾個國民黨立委,讓立法院翻盤。
中長期激素,則是替2026年縣市地方選舉、2028年總統與立委大選,搧風點火,升高溫度,維持激情,儲存戰鬥能量。
這場大罷免混仗,戰略是漫天撒網,亂槍打鳥,瞎貓亂撞死老鼠,撈到一個是一個。所以,用的是大範圍霰彈槍,而非精準狙擊槍。不但追殺王鴻薇、徐巧芯這類高仇恨值凶悍娘子軍,更把賴士葆、羅明才這類溫吞角色,也一起裹進去。反正,一傢伙罷他幾十個,扳倒一個是一個。至於戰術,則是「反共剿匪,清除內奸」,祭出「反共愛台」與「親共賣台」二塊標籤,前者掛在自己胸前,後者貼在對方腦袋上。
不過,說到底,立委無論選舉還是罷免,都是小選區、小範圍對決。愛台、賣台這類意識形態對決,在大範圍選舉,譬如總統大選,功效神速,屢試不爽。但用在小範圍選舉或罷免,是否有用,就頗有扯皮、抬槓空間。不到一個月前,南投草屯鎮長補選,民進黨刻意拉高調門,吹「大罷免」喇叭。結果,弄出反效果,輸了頗多票。
民進黨這回搞大罷免,有其「高收益VS.高虧損」風險。親共賣台這味膏藥要是顯靈,廣大選民吃這一套,沒得說的,大罷免就是萬靈丹、回春藥,讓綠營在立法院重新拿回主導霸權。反之,若是這味膏藥藥性已退,基層選民感覺麻木,激勵不起仇恨值,那麼,催油門推大罷免,有如飲鴆止渴,口渴了喝毒藥,喝比不喝更慘。
大罷免,到底是萬靈回春藥,還是一喝就掛點的止渴鴆?票櫃子開完了,答案自然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