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DC機房服務及雲端應用服務業務大幅成長的狀況下,是方去年繳出一張還不錯的成績單。2024年營收37.93億元、稅後淨利10.77億元、每股純益(EPS)13.82元,創下上櫃以來的新高紀錄,營收及獲利年成長率達到17%。樂觀看待,隨著聯雲智能資料中心投入商轉後,預期今年將持續推升是方營收及獲利,再攀高峰,帶動是方營運新一波的飛輪走勢。
針對是方今年的營收及獲利成長狀況,總經理劉耀元打趣地說:「是方今年的營運展望就跟邵董的身高(編按:邵泓嘉身高近190公分)一樣高。」劉耀元雖未明講,但讓人清楚地感受到,劉耀元對於是方今年營收與獲利的成長相當有信心。
據了解,是方去年6月剛啟用的LY2聯雲智慧資料中心,目前進駐預約率已達7成以上,由於此一資料中心是雙北地區唯一能夠進行輝達GB200全新機櫃運算的AI算力中心,雲端客戶詢問度頗高,因此讓劉耀元吃下定心丸。
劉耀元表示,DeepSeek的出現對是方的營運的影響,應該可以正面看待,因為大型的雲端客戶雖然一次可能就會租下100~200個機櫃,但因為訂單量相對大,所以通常也會砍價;而DeepSeek問世後,很多中小企業發現,原來不用投入大筆資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AI算力中心,自然就願意投入資金來承租是方的機櫃。這些有潛力的中小型業者可能僅需要1、2個機櫃,但數量眾多,而且也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簡單來說,零售價格一定比批發價格好。
針對是方在AI應用的業務布局,邵泓嘉表示,是方除了自行開發「是方i健康」app之外,也與許多新創公司合作,譬如說,提供雲端問卷、調查服務的SurveyCake 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AI應用元年,但這個業務得一年一年持續地做下去,或許三年後才可以看到較具體的業務貢獻。
劉耀元表示,是方式以一種AI育成的概念在經營AI應用相關的業務、服務,是方不會去跟雲端客戶搶客戶,而是在中間扮演橋樑的角色,居中媒合,創造三贏。很多AI應用相關的新創公司的規模都很小,所以是方不會跟合作業者收取承租機櫃的費用,而是根據對方的營收進行分拆,減輕這些新創公司初期資本支出的負擔,協助他們進一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