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05:28 臺北時間

【原民兄弟鬩牆3】素人演員、實力派輪番上陣 馬志翔配合對戲見招拆招

mm-logo
娛樂
林慶台(左)與馬志翔(右)飾演父子,一起上山打獵。(牽猴子提供)
林慶台(左)與馬志翔(右)飾演父子,一起上山打獵。(牽猴子提供)
具懸疑元素的電影《獵人兄弟》描述原住民兄弟之間的衝突,新銳導演兼編劇蘇弘恩網羅徐詣帆、馬志翔、林慶台及巫惠玲等演員同台,並在事前安排包括語言、打獵等訓練學習課程,讓演員的表演更到位,但另一方面也要調整他們之間的表演落差,使演出的感覺一致。
片中太魯閣語對白超過5成,太魯閣族的徐詣帆以族語演出駕輕就熟,但賽德克族與撒奇萊雅族混血的馬志翔卻花近2個月背太魯閣語台詞。馬志翔説:「太魯閣語和賽德克語的單字和重音的音節不太一樣,要反覆聽錄音練習,還好表演現場有族語老師把關。」另在開拍前一個月,他也接受獵人訓練,跟著花蓮當地文化講師學習使用獵刀、獵槍與架設陷阱。
馬志翔在電影裡與徐詣帆、林慶台以及巫惠玲有不少對手戲,但3人表演背景不同,演出互動也有差異。曾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徐詣帆是專業演員、林慶台是本色演出、巫惠玲是素人,為了配合演出對手,馬志翔會轉換表演方式,找到平衡點,避免落差太大。
20250320insight005
飾演獵人父親的林慶台(左起)與導演蘇弘恩在拍片現場討論。(牽猴子提供)
蘇弘恩補充:「演員各有特質:慶台哥很有獵人父親的氣場,我在現場只要專注在他的台詞講得好不好。徐詣帆的表演內斂、也很精準,指令如果不變,他每次都呈現一樣的狀態。馬志翔彈性最大,一場戲可以有很多不同演法,讓我從中挑選最適合的。如何把每個演員的表演頻率調整到一致,也是導演時的一大挑戰。」
更新時間|2025.03.28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