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05:28 臺北時間

【國防院拚轉型1】一年爆量2百團參訪交流 李文忠訂4計畫回歸智庫研究本業

mm-logo
時事
台北安全對話是國防院一年一度的大活動。圖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主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翻攝國防院官網)
台北安全對話是國防院一年一度的大活動。圖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主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翻攝國防院官網)
前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接任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下稱國防院)執行長後,大力推動國防院院務革新,他日前受訪談到新職展望,強調交流是國防院重要工作,但不應浮濫,國防院研究同仁疲於接待外賓、臨時委託議題及行政事務,應有所改變。
李文忠就任後,國防院在其主導下訂定了灰色作戰、防衛韌性兩大研究計畫,尋求與英國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合力研究,國內部分則訂定國防改革、國防預算兩大主題研究,他希望藉這四大研究計案奠定國防院的研究權威性、彰顯影響力。
20250106inv001
李文忠希望強化國防院研究量能。
對於李文忠的新政,政壇傳出不同看法,指李上任後首度操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規格」不比2023年,也有消息指出,國防院近來要跟某美國智庫合辦活動,但過程中,美方對於國防院的合作積極度頗有微詞,擔憂李文忠是否「重研究、輕交流」,削弱我二軌外交量能。
一位國安人士指出,國防院歷任執行長包括林正義、林成蔚、陳明祺都是學者出身,且有國安諮委歷練,長期跟國外智庫互動交流,李文忠的養成背景相對不同,雖然他從立委開始,就是民進黨少有的國防專業委員,後來也在退輔會歷練8年,對國防的專業度無庸置疑,但對智庫國際交流的想像與具體實現為何,可以繼續觀察。
20250106inv001
李文忠上任後也與駐台外媒座談,說明未來工作方向。(翻攝國防院官網)
李文忠接受本刊採訪表示,前總統蔡英文2018年成立國防院,賦予兩大任務,第一是1.5軌(半官方)、2軌(非官方)交流;第二則是研究。他認為國防院在歷任執行長的帶領下,已將交流工作做得非常好,這部分他會繼續延續,當下最要緊的工作,則是加強研究量能。
國防院1年約接待200個訪團,並與全世界重要智庫諸如美國蘭德公司(RAND)、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等往來,甚至合辦論壇。李文忠說,若訪團的專業有對口,當然要接待,但現行約有2、3成的訪團不該由國防院接待,不應一股腦全丟過來,「以後行程全都要經過我,各部會丟來的(訪團)我不一定肯,因為我們要專注研究。」
他強調智庫是否具影響力可從兩方面彰顯,一是全世界同行是否參考其研究論文。二是其研究成果是否對決策者產生影響。李文忠肯定國防院的研究水準,但他直言,「過去的研究方向跟方法有些問題。」針對一般民眾的軍事國防科普文章固然重要,但「那是附帶的,不能都在搞科普」。
李文忠認為,一旦國防院的研究愈來愈有權威性,對國人的說服力自然會愈高、溝通效果也會愈好,自然能彰顯社會影響力,反之,如果國防院寫的文章內容都是相關官員已知的,那就沒有人會看。
更新時間|2025.02.05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