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以徐慧芳的劇本為基礎,經導演莊景燊與編劇王莉雯打磨,設定年代結構、添加愛情元素,在小清新風格中凸顯升學主義造成的扭曲傷害、強化真實生活感,在釜山影展首映後引發共鳴,順利賣出日、韓與東協十國等地版權。

《夜校女生》靈感來自編劇徐慧芳聽聞的交換制服遊戲。當年北一女日、夜校均穿綠制服,只以學號顏色區隔,據說曾有學生藉交換制服,輕鬆出入校園。徐慧芳透過交換制服的點子,融合就讀北一女夜補校的經驗,寫成劇本,請編劇好友王莉雯提供意見。結果王莉雯不僅鼓勵徐慧芳參加優良電影劇本甄選、贏得特優獎,還因自己與導演夫婿莊景燊都喜歡這個重現成長記憶的故事,決定搬上大銀幕。
王莉雯與莊景燊找到監製唐在揚,雙方一拍即合,接著籌製、重新田野調查與精修劇本。「我們到北一女和當年教過夜校的老師聊天、與資優班學生深度訪談,還進行兩次、共約40位學生參與的劇本盲測,找出該保留或刪改的地方。」王莉雯透露:「原劇本的愛情戲只有點到為止,但學生們期待更多,還說太清淡,至少要牽手或告白,我們才明白這個年齡層的少女喜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