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女生》製作加宣發費用近6,000萬元,除了文化部輔導金補助1,000萬元及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300萬元,並獲興揚電影、華映娛樂、文策院等單位投資。
導演莊景燊說,拍時代劇花費較高,像是「五月天」歌曲與電視新聞資料片的版權都所費不貲,但為營造時代氛圍仍不惜重金,譬如開頭、中間就穿插當年李艷秋、李四端等很有標誌性的主播聲音與播報畫面。

沒想到影片的懷舊色彩與升學競爭題材,同時吸引其他地區觀眾。編劇王莉雯表示:「韓國這幾年來一直有具有年代情懷的劇種推出,所以對《夜校女生》這種有時代感的電影並不陌生、甚至有需求,很容易代入。」該片去年10月在釜山影展放映後,迴響熱烈,接連賣出韓、日等地版權。
莊景燊表示,為了拍校園青春片,事前與編劇王莉雯做了大量研究,找出該類型電影特有的氣氛、節奏感與可能運用的情節設計。他笑說:「我們發現不管華語片、韓片都常有雨中奔跑的橋段,所以加了一場男女主角躲雨的戲。」
不過相較其他校園青春電影,《夜校女生》更真實反映升學主義的影響與無形的階級歧視。莊景燊強調:「我只是把想像的青春情感和那個年代拍出來,可能跟自己拍紀錄片的養成有關,我比較相信扎根在土地長出的角色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