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05:28 臺北時間

【財經時事】交易量急凍衰退7成 房仲業掀關店倒閉風暴

mm-logo
財經理財
房市買氣急凍,靠成交量過活的仲介產業正面臨極大考驗。
房市買氣急凍,靠成交量過活的仲介產業正面臨極大考驗。
房市寒風起,買氣腰斬再腰斬,房仲業者正面臨巨大考驗。本刊調查,中南部已經形成盤讓風潮,至少1成仲介店頭在徵求下家接手,就連東森房屋高雄直營店也一口氣收掉6家,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就直言,房仲業將面臨3階段考驗,第一階段盤讓潮已起,年後將湧現第二階段整併收店潮,若政策持續不友善,買氣持續下探,將出現大規模倒閉潮。
「經營不善,班師回朝!」台中南屯區捷運路線旁,一間知名品牌房仲店頭大門緊閉,店東在網路廣告求頂讓。當地房仲業者透露,該店東在當地有兩家店,這次頂讓的是去年才砸上百萬裝潢的新店,「其實就是擴張太快,九一九(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後買氣一下掉太多,只能認賠收掉。」本刊向該名店東求證,對方低調不願發表任何意見。
20250120fin001 (1)_2025-01-20.jpg
對於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衝擊仲介業,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表示抱歉。

九一九衝擊 房仲閒到慌

當地仲介又向我們透露:「同樣位於台中蛋黃區文華高中旁的房仲店,也是九一九後成交量驟跌,租金負擔太高,不久前也盤讓出去了。」
上述兩個求盤讓的房仲店絕非單一個案,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直言:「目前以房仲業來說,交易量至少掉6至7成。」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理事長林正雄也透露:「至少8成房仲店賠錢。」
20250120fin001 (3)_2025-01-20.jpg
房仲業盤讓潮已起,接著將面臨整併收店,甚或倒閉風暴。
從買賣移轉棟數來看,2024年12月六都交易量合計為2.14萬棟,年減約10%。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貸資金緊縮,衝擊民眾購屋力及意願,加上移轉棟數包含新成屋交屋,實際上房市買氣比統計數字更嚴峻。
此外,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底國內房仲店數突破9千間來到歷史高點,僧多粥少下,迎來收店潮便可想而知。去年中才開店的大家房屋台南忠孝復興加盟店執行長吳則翰就苦笑說:「同事現在時間很多,多到大家每天在辦公室煮午餐,我還笑說乾脆開個餐廳兼差。」

東森關六店 資遣上百人

事實上,東森集團在高雄的六家直營店,去年底宣布結束營業,資遣上百名員工,在業界投下震撼彈。入行十多年,1年多前才被東森高薪挖腳的仲介涂豐勝,這次也在裁員名單內,「公司大概9月開始嚴加督促業績不好的員工,11月底宣布解散南部團隊,12月初就召開勞資協調大會。」被問到原因,他也坦言:「政府打房後,業績拉不起來,實話是賠錢,未來又不樂觀,公司只好忍痛跟我們說再見。」
除了東森房屋一次關掉多家直營店壯士斷腕,王瑞祺預估,房仲業這波將會面臨三階段挑戰,首先就是加盟店的盤讓潮,特別是發生在體質不佳、擴張太快的店頭。
20250120fin001 (4)_2025-01-20.jpg
東森房屋不久前才以高薪吸引人才,要在南台灣大展拳腳,現卻以關店收場。(東森房屋臉書)
市場人士透露,去年上半年房市大多頭,房仲品牌祭出超優惠加盟金拚來的新拓點,確實也在這波盤讓名單上。
「高雄4、500間房仲店,目前有一成求頂讓!」高雄台慶不動產鳳山青年文化加盟店東莊育才就透露:「盤讓情況在11、12月更加明顯,比例也比過去多,找我接手或親耳聽到的,就不下十間。」

年後無起色 恐釀倒閉潮

「房仲業靠的是成交量。加盟仲介品牌,光加盟金、月費、行銷費用、店租及祕書等薪資,平均一個月就要燒掉60萬元,舉例成交1千萬元的房子,如果賣方是其他房仲服務,服務買方收2%服務費,也才進帳20萬元,還要分業務一半,再扣除稅金等支出,店頭實際獲利僅數萬元,現在店東都很掙扎。」莊育才說。
王瑞祺指出,當第一波盤讓潮開始後,接下來進入到第二階段的整併、收店潮,過完農曆年到3月下旬就能明顯看到,目前已有店東開始釋放訊息,「過年前是傳統房市旺季,多數店東都會選擇再撐撐看,若年後交易量還沒起色,才會不得已收店。」
「前面兩階段還好,如果進入到第三階段,開始出現大量房仲結束營業,那就傷到要害了。」例如2016年買賣移轉棟數全年只有24.5萬棟,市場信心全面崩潰,一年全台收掉近500家仲介店,高達6千人因此失業,其中不乏品牌直營店。「政府下一波政策友不友善是觀察指標,若還是嚴加管控,買氣再掉,自然就會進入第三階段。」王瑞祺說。
20250120fin001 (2)_2025-01-20.jpg
不動產聯盟理事長林正雄(中)預估,今年將有2成仲介店退出市場。(資料照)
以同樣基礎來看,2024年受惠上半年房市熱潮,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達35萬棟高峰,但市場預估今年可能跌破29萬棟,慘況可想而知。林正雄直言:「今年將有2成仲介店退出市場。」以實際店數估算,倒店數約1,800家,將有高達1.2萬位從業人員面臨失業。
「前兩階段,我們認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對產業來說是健康的發展,但到第三階段大規模倒閉,情況就不一樣了,會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像2002年房市陷入谷底,政府還得推出土地增值稅減半拯救房市。」王瑞祺說。
20250120fin001 (7)_2025-01-20.jpg

盼政策伸援 新青安另計

林正雄與王瑞祺兩位公會代表都建言,政府面臨銀行資金緊繃,應該將購置危老及都更宅、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72之2條之外,同時在推行政策前,建議多跟公會及產業代表溝通,甚至召開全國國是會議,「不要貿然推行,苛政猛於虎啊!」
觀察這波衝擊,以中南部房仲店受挫最重,原因就在於過去房市熱潮時,台北資金不斷南下尋找投資機會,「綠能、基礎建設、治水、軌道經濟、台積電,只要這些題材出來,假蛋黃區就隨之誕生,資金、投客跟著炒,體質好當然不影響,但若是題材尚未真正發酵的新興重劃區,跟著熱潮開設的仲介店,面對央行打房當然先倒下。」
20250120fin001 (5)_2025-01-20.jpg
購屋族信心能否回溫,願意進場購屋,是今年仲介業生死存亡關鍵。
國內兩大房仲龍頭的展店策略也轉向保守,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不諱言:「確定有人會離開市場,蛋黃區也有可能。」但永慶房屋今年仍會持續展店,相較過去一年拓點200家,今年略為保守,落在100至150店左右。信義房屋則表示,展店會以人才為考量,持續以「有多少店長開多少店」、「有多少人才發展多少事業」為主旋律。
持續多年的房市榮景,在打房浪潮下,房仲正面臨嚴峻的存亡生死戰。
更新時間|2025.02.04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