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之外第一 搭乘電動巴士新體驗
縣府成為電動巴士的推手,協助客運業者獲交通部公路局補助購置電動巴士,其中5輛由員林客運購入鴻華Model T型電動巴士,於112年2月新闢市區客運「20路」營運,滿足民眾往來員林市及二林鎮旅運需求,與二林中科園區廠商設廠及招募人員通勤所需;此外,由彰化客運採購29輛成運汽車製造電動巴士,並於112年4月行經彰化、和美、伸港、線西、鹿港、花壇、大村、員林、永靖、田尾及田中,縣內現計有34輛電動巴士提供旅運服務,開啟彰化縣電動巴士上路的新元年,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服務。
電動巴士取代傳統燃油巴士,不僅有效減輕環境汙染,啟動後安靜無噪音,帶動運輸淨零轉型;更透過無障礙低底盤巴士設計,方便高齡族群及身障民眾使用,創造友善且平權的公共運輸環境,全面提升大眾交通更好的服務品質。
打造電動巴士產地 全球供應鏈
值得關注的是,彰化客運自成運汽車購置29輛電動巴士,而成運汽車亦於112年5月斥資25億元,進駐中科二林園區,興建國內第一座結合上下游供應鏈與自動化的智慧製車產線;佔地20公頃成為全臺首座最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預計年產能達4,000輛,不僅帶動縣內汽車製造產業發展,創造5千億電巴產值及眾多工作機會,更能確保縣內電動巴士維修及保養無虞。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期盼,除了為臺灣製造性能優質的電巴,也將臺灣打造成為全球電動巴士的主要供應鏈,與世界各國一起為2050年地球永續淨零碳排貢獻心力。
產業園區開發成功,仰賴汽車零組件、電子、電機產業整合資源。彰化縣位居傳產重鎮,80%汽車零組件皆彰化生產,加上已有34輛電動巴士投入旅運,相信在產業生態系聚落的量能下,經濟效益更大,對於組裝電動巴士更加便利,有望進一步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培養未來新產業。
轉型即機會 綠能電源帶動升級
台塑新智能宣布透過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投資超過160億元,以「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為四大目標,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臺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其中設置100MW的「超級儲能系統」,更著手規劃「電池回收廠」,讓臺灣能源邁向安全、可靠、多元,第一期電芯廠目標113年完工量產。
沃旭能源(Ørsted)現於彰化外海建置距岸最遠的大彰化東南、西南、西北離岸風場,預計設置177座離岸風機、總裝置容量為1.82GW。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亦將設置62 座離岸風機,另尚有中能、海龍二號、海龍三號及海峽風場等,預計於115年共將增加4.4GW的潔淨能源,每年發電量約165億度,近460萬家戶一年用電量。
更多永續生活好點子,請看彰化縣政府《美好彰化》No.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