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徵選初試啼聲
初見品彤,面貌白皙清秀,繫著緞帶公主頭的她與家人一起走來。衣著簡樸、氣質優雅的品彤宛若鄰家小女孩般,在豔彩繽紛、滿是新年布置的餐廳裡更顯清新脫俗。「我最近除了學習舞蹈、寫故事,還在學吉他……」,看似內向沉靜的品彤一談起喜愛的興趣,眼神閃閃發光。
林品彤的父系家族來自彰化鹿港,而她在澳洲墨爾本出生,約莫1歲時回臺灣定居,長大後就讀於臺北歐洲學校。談起劇場經歷,品彤表示,她熱愛嘗試新事物,7歲去參加AM創意劇團夏令營時愛上表演,8歲時參與由全民大劇團主辦、國家兩廳院協辦的「2020舞台劇潛力新星甄選會」後,便開始了劇場演出,「我喜歡站在舞台跟鏡頭前面的感覺,然後去理解劇中人的心情和感受,將他們表達出來。」她不疾不徐的說。林品彤在電影《美國女孩》中飾演小女兒的角色,入圍了24屆台北電影獎的最佳新演員獎,成為影后之前,已展現了天賦。
從講究肢體伸展與聲音表現的劇場,到複雜性與多面向的電影角色,儘管是不同的舞台和演出形式,林品彤收放自如,媽媽笑著說﹕「她其實臉皮很薄」,關於鏡頭的表演,品彤會和媽媽一起討論角色、心情、和順台詞,只有在鏡頭開拍時,真正融入角色,在屬於她的舞台上徹底自由綻放。
發揮同理心 精湛詮釋角色
在電影《小曉》中,林品彤飾演一名罹患ADHD(過動症)的女孩,面對同儕霸凌的心理壓力與家庭問題,使她身心扭曲,宛若脖子歪斜的鐘樓怪人。如何詮釋角色,除了看過醫學資料及相關電影,品彤表示:「劇組安排我去學校觀察過動症兒童上課,還有在刷牙或走路時,我會去思考他們會如何表達自己。」可見品彤以「同理心」融入角色,才得以深深撼動人心。劇中有幾場小曉突然大哭、尖叫等情緒爆炸的戲份,林品彤認為,自己平常是個比較冷靜的人,角色和自身的極大反差是比較大的挑戰。儘管被導演李安讚譽為「天才」,表演面相多且無破綻「沒有露餡」,但她其實下苦工,敬業的作足了功課。
被問及詮釋「小曉」較難克服的部分是什麼,品彤表示:「在教室崩潰時要推桌子,但太重了所以NG!」談起電影時有著成熟及知性韻味的品彤認真回應,這時才讓人想起她其實只有12歲。
鹿港的純真回憶
臺北是成長之地,出生地澳洲現在是旅行的翅膀,鹿港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時值寒假,品彤和妹妹都期待著過年回鹿港老家,和表弟妹們一起玩。
林品彤的曾祖父林朝寅是正港鹿港人,在1950年代當過鹿港鎮民代表,也曾當過鹿港信用合作社代表,享百歲高壽。品彤爸爸表示,位於鹿港鎮中山路的「老家」現在是中醫診所,現由品彤叔公執業行醫,曾祖母則住在永寧街附近,品彤爺爺和他們一家人現在都會常常回去與親友聚會聯繫。
每逢放假或年節回去,「在家玩一玩沒有東西玩,就會提議要去老街走逛」,品彤媽媽笑著說。一群孩子在老街探索童玩、去天后宮拜拜、品嘗肉包、古早味糕餅等小吃美食,像濃稠的手工麵線糊,與家鄉回憶綿密的締結,回到了純真年代。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彰化縣政府《美好彰化》No.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