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在金門服役於台灣國軍砲兵,駐守在最前線。歲月消磨,我已不再有年輕時的精力。不過,如今64歲的我,如果台灣遭受攻擊,會搭第一班飛機回去,用我所能貢獻的任何方式捍衛我的國家。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其他人在責任驅使下也會回去戰鬥。但是與此同時,也會有身強體健、符合戰鬥年齡的男人選擇逃走,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刻拋棄自己的國家。他們比逃兵還要糟糕—他們在最重大的關頭背叛自己的家鄉。

在2024年11月28日清晨,有近200架無人機和導彈攻擊烏克蘭,讓100萬人的電力中斷。突然的黑暗和寂靜再次籠罩這個國家!
開車行經米古拉耶夫郊區,村莊裡滿目瘡痍,到處可見坍塌的牆壁、殘破的住家。我們在一處倒下的牆邊停下,2個小女孩在瓦礫中嬉戲。我們給了她們可頌麵包,她們露出笑臉—明亮、天真而美麗。這是這趟旅行最燦爛的時刻,會令我銘記多年的記憶—提醒我在破敗之中仍存有希望。
就在這時候,彼得傳來的訊息在我手機上亮起:「如果你收到這個導彈攻擊地圖,代表你還活著。恭喜!」